我馆举办培训专题讲座 北京大学专家莅临指导

日期:2025-04-11点击率:33

  202549日下午,为进一步探讨高校转型发展路径和努力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我馆特邀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陈凌教授,在西校区报告厅作题为“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与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建设”的学术讲座。陈凌教授不仅是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还担任教育部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管理中心副主任,以及原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副主任,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行业经验,令此次讲座宛如知识盛宴。全馆工作人员和部分外包人员参加听讲。讲座由我馆党总支书记周长峰和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龚剑共同主持。

  讲座开始,陈教授认真分析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时代背景,犀利指出,当下高校图书馆正深陷“微波炉”式困境:地位逐步边缘化,全方位发展动力匮乏,馆员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自主发展举步维艰。同时,图书馆发展面临三重历史性变革浪潮——人类社会从后工业时代向数智时代剧烈转型、世界格局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全面迈向教育强国新征程。

周长峰书记主持中

龚剑秘书长主持中

  讲座中,他从组织体系角色定位、育人服务角色定位、自身机构属性定位进行详细分析,认为未来大学的核心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并通过对教育部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建设的背景、目标的分析,希望高校图书馆重新思考与寻找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与定位,能共同发力、主动融入高等教育变革的大潮中来、确立高校图书馆的新定位、新任务和新模式,加快从“资源服务型”图书馆向“育人服务型”图书馆转型。

讲座现场

  谈及图书馆的“转型”与“重构”,陈凌教授以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为切入点,进行全新阐释。他认为,图书馆转型绝非局部调整,而是对整个体系架构及各要素结合目标的全面重构。具体可从多方面发力:以“可视化”的成果推动形象重塑、专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方式的重构、建立职责与服务的不可替代性、以专业能力成为学校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构建全覆盖、泛在化、个性化、高质量的新时代学术信息服务体系。

陈凌教授讲座中

现场交流中

  他还认为,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是实现图书馆转型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图书馆必须依靠联盟的力量,推动支持自身发展的新业态、新生态建设。讲座后,他与馆员就高校图书馆从辅助育人到育人主体的转变、西部地区该如何建设智慧图书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阳欢、龚妮 图:曾文嵚

一审:龚妮

二审:黄诚

三审:周长峰